一贯低调,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��或许从来没有像近几天这样受到外界广泛关注。
4月29日,由钟��实际控制的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万泰生物)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,截至4月30日,公司股价已连续两日涨停,报收于13.86元/股,总市值已超60亿元。
而在4月29日晚间,钟��旗下的核心资产,更受瞩目的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农夫山泉)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(申报稿)。
首度披露详细业绩
作为国内包装饮用水行业公认的老大,尽管名声在外,但农夫山泉的实际业绩情况却鲜少公开。
招股书显示,农夫山泉主要产品覆盖包装饮用水、茶饮料、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等类别,旗下品牌包括农夫山泉、农夫果园、尖叫、东方树叶和茶π等。
2017年至2019年,农夫山泉的收入分别为174.91亿元、204.75亿元和240.21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17.2%;净利润分别为33.86亿元、36.12亿元和49.54亿元,净利润率分别为19.4%、17.6%及20.6%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,2017年至2018年及2018年至2019年,公司收益增速远远高于同期中国软饮料行业5.0%及6.6%的增速以及全球软饮料行业2.7%及3.4%的增速。2017年至2019年,其净利润水平远高于同期中国软饮料行业6.9%、7.1%及9.6%的平均水平,以及全球软饮料行业3.9%、7.6%及8.5%的平均水平。
按产品分类看,公司核心产品包装饮用水产品营收占比接近60%,2017年至2019年,实现营收分别达到101.20亿元,117.80亿元和143.46亿元,营收占比分别为57.9%、57.5%和59.7%;毛利率分别为60.5%、56.5%和60.2%。2012年至2019年,农夫山泉连续八年保持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。
2019年,茶饮料和功能饮料的营收占比则分别为13.1%、15.7%,且呈逐年下降趋势;果汁饮料营收占比为9.6%;其他产品营收占比为1.9%。以2019年零售额计,农夫山泉在茶饮料、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的市场份额均排在第三。
从单品知名度来看,茶π,东方树叶,尖叫、水溶C100、农夫果园、17.5果汁等产品均在同品类产品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,其中,尖叫系列在2019年推出新口味后收获了26.68亿元的销售额,同比增长10.2%。
对于农夫山泉在饮用水和软饮料层面的优势地位,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指出,农夫山泉在研发端口的高投入高产出,以及在产品包装和品牌文化建设上的成功,使其相比只专注于营销的企业而言,能收获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。
农夫山泉也在招股书中表示,公司建立了包装饮用水和软饮料的双引擎发展格局,既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,又能有效降低业绩波动风险。
“食言”上市的背后
事实上,农夫山泉自2019年以来屡屡被传预备上市的消息,但公司一直是“无可奉告”,对外三缄其口。对于本次拟登陆港交所的初衷,4月30日,记者试图联系农夫山泉方面,但未能收到任何回复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近年来,饮料行业龙头寻求上市,并非农夫山泉一家,总部同样位于浙江杭州的娃哈哈在“拒绝”上市多年以后,创始人宗庆后公开表示,未来会考虑上市。
对此,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,食品饮料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、对于资金的周转要求也越来越高,上市虽然要提高企业的透明度,但是相比于融资成本的降低,吸引力仍然很大。
博盖&容纳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则表示,饮料行业寻求上市意向强烈,反映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,一方面,行业高速增长期将过,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形成,下一步存在放缓的可能;另一方面,头部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比较不错,此时寻求上市依然能获取比较好的估值,也有利于进一步引入外部资金,进行新一轮竞争,比如多元化,海外发展等。
据悉,本次农夫山泉上市预计募资规模为10亿美元,数额可谓不低,尽管具体用途尚未披露,但后续发展战略引人猜测。